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如何划分?
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 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 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 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 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目标是?
抗震设防分类是指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明确规定,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
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
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适度设防类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
简称丙类。
(4)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核电站的抗震设防类别?
如下:
抗震I类:适用于安全有关的构筑物、系统和部件,也适用于支持或保护安全有关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构筑物、系统和部件。
抗震II类:适用于非安全有关的构筑物、系统和部件,也适用于非核安全相关的通风、空调系统及设备。
非核抗震类:适用于常规岛和BOP建筑中非安全相关的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
“抗震等级一、二、三”“抗震设防类别甲、乙、丙”“抗震设防裂度7、8”三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抗震设防烈度: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分6,7,8,9度表示地震的时候当地地震动的剧烈程度,量化的话其加速度分别是0.05g(g为重力加速度),0.10g,0.20g,0.40g。 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乙类、丙类、丁类。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抗震等级: 抗震规范6.1.2条,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6.1.2确定。 可见抗震等级的确定和你说问的另两个方面是有联系的,此外还要考虑到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房屋高度。用这四方面查表综合来确定的。 还有问题的话可以问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angrunqihuo.com/post/5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