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鸡蛋糕要蒸几分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鸡蛋糕要蒸几分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鸡蛋糕蒸多长时间最好?
制法
1.新鲜鸡蛋一个。磕入碗中,用打蛋器调散,加入很少量盐调匀,这时的蛋液会比之前稀、黄。
2.加水。最好是温水。冷水不太好,热水就更不行了,一冲进去就成蛋花了。
3.水的量很重要,太少会觉得蛋羹比较密实比较老,太多蛋羹成形会比较困难,口感也水水的。那么,偶一般是一颗蛋,两蛋壳水。就是把磕开的两半蛋壳都装上水,装两次,就是两蛋壳水了,简单的说,水和蛋液的比例大概是二比一。呵呵。
4.水中加入少量蚝油调匀后掺入蛋液里面调匀。再加入少量猪化油。
5. 烧一锅清水,放上蒸隔。水一定要开以后,再把蛋液放上蒸隔,然后开小火,锅盖一定要留缝,不要盖严实了。这样蒸出来的蛋羹绝对不会有蜂窝眼,口感也不会老。 6.大概10-15分钟,鸡蛋羹就应该差不多好了。撒上一些葱花(根据个人爱好,还可以加肉臊之类的),滴上几滴蒸鱼豉油就可以享用啦 !
7.如果放少许虾皮会更好吃的,当然这个要依个人的口味来定!
鸡蛋糕蒸多长时间最好?
品天下美食,尝民间百味。大家好!我是#舌尖上的奇迹#
鸡蛋羹(鸡蛋糕,其实就是鸡蛋羹,我的家乡就是这个称呼)蒸多长时间最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根据我的经验鸡蛋羹蒸开水上锅大约蒸十分钟,在锅里在焖两分钟最好。
具体操作过程:
1.根据做的量来决定使用合适大小的蒸碗,鸡蛋打碎兑温水搅匀,比例是1个鸡蛋兑125克温水(我用2个鸡蛋加了250克温水),少放点盐。
提示:家里有肉汤,加肉汤最好,没有肉汤加温水,温水,温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开水上锅蒸10分钟,在锅里再焖2分钟。
注意:防止锅盖上的蒸汽水落入碗中,蒸碗上可以用耐热保鲜膜覆盖,但是有人担心保鲜膜受热会释放有害物质,所以我建议大家用盘子盖上蒸碗。
3.鸡蛋羹略晾一下,撒上点小葱末,浇上点生抽和香油即可食用,喜欢吃辣的可以浇点辣椒油。
总结:这样蒸出的鸡蛋羹既鲜嫩,又软滑,没有蜂窝。
声明:原创图文
以我的经验来说说这个问题,蒸鸡蛋羹不光火候重要,时间也要拿捏的准,制作鸡蛋羹所选鸡蛋还得新鲜,那样口感更好。
那么蒸鸡蛋羹水具体加多少呢?一般来说1:1.5的比例就可以了,要用温水,比人体温高点就可以了。
鸡蛋羹大家都吃过,但怎么能做的更好,更爽滑,入口即化,那就得考验你的真功夫了。
选鸡蛋:一定要新鲜,鸡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鸡蛋羹的品质,新鲜鸡蛋的口感更好。
加水:打好鸡蛋,加入1.5倍左右的温开水,然后把加好水的鸡蛋搅匀,有滤网的可以过滤一下。重要一点,搅拌好的鸡蛋液上面如果有浮沫,一定要撇干净。
加保鲜膜:上锅前,在盛有鸡蛋液的碗上蒙上保鲜膜,在保鲜膜上用牙签扎几个小眼。蒙保鲜膜,是为了不让蒸锅里的水滴到碗里。
接下来就是上锅蒸了,蒸锅上气5分钟揭开锅盖给鸡蛋羹降温,防止刚加热的鸡蛋液出现冒顶现象。继续再蒸5分钟左右,揭开锅盖,把鸡蛋羹取出。把碗左右晃几下,如果没蒸透,表面会有波浪状起伏,蒸透了会跟皮冻似的胶感。
如果只是看时间来确定,有些情况下,不能保证蒸的生熟程度。这样蒸出来的鸡蛋羹软嫩爽滑,配上调制好的汤汁,美味无比。你可以简单的用生抽当调料,也可以配上虾仁,肉沫做的汤汁。总之鸡蛋羹是老少皆宜,营养美味的一道美食。
我蒸鸡蛋羹,时间只是大概,主要还是靠眼看。因为蒸鸡蛋羹的多少,光靠时间是不行的,我在饭店时,一蒸就是几十碗,有大有小,都一个时间是不行的,所以时间只是一个大概,还要看实际东西。
本人文化程度不高,希望大家能看明白。
最简单的方法做最简单的美食。
鸡蛋糕要做到鲜嫩可口,需要看这几个方面:鸡蛋新鲜,鸡蛋和水混合比例合适,蒸制时间。
首先要选择新鲜鸡蛋,国内对鸡蛋保质期没有明确规定,只要不坏为原则。而国外通常会明确标注鸡蛋食用有效期,一般为15天左右。鸡蛋充分搅拌后加入凉水,按照1/5的水、蛋比例比较合适。直接将盛蛋液的容器放入锅底,加适量水(保证不干锅为准),蛋液容器用盘子盖住,上火蒸16分钟,蒸好后略凉后取出,加少许生抽,香醋。一道美味营养的鸡蛋糕(羹)就做好了。
鸡蛋羹,碗里打入三个鸡***黄和蛋白搅散,要用70度热水,慢慢的一点点加入鸡蛋液里搅拌,让水跟鸡蛋液融合一起,然后加一点盐,花生油,继续搅拌,搅拌盐融,就可以热水下窝蒸五分钟,用热水蒸出来的鸡蛋羹,又嫩又滑,一定要记住一点热水要慢慢的加入鸡蛋液一边搅拌,如果一下倒进去,会把鸡蛋液都烫熟,就蒸不出鸡蛋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鸡蛋糕要蒸几分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鸡蛋糕要蒸几分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angrunqihuo.com/post/5405.html